工聯會今日發布一項有逾9千名工友參與的人力供求問卷調查結果,逾半受訪工友反對輸入外勞。工聯會理事長、立法會議員黃國認為行業人手短缺的問題癥結是「人工低、福利差」,而建總理事長唐浩為建議政府加強培訓,並且可分階段推出工程,避免與大量私人發展項目同時進行而搶人,確保行業有足夠人手應付。
逾半受訪工友反對輸入外勞 黃國:人手短缺癥結在人工低、福利差
本港經濟開始復甦,部分行業人手緊張,部分行業倡議輸入外勞。不過,工聯會今日(19日)發布一項有逾9千名工友參與的人力供求問卷調查結果,逾六成受訪者雖指行業確有缺人情況,不過當中53.7%受訪者直言不認同及十分不認同以擴大輸入外勞來補充勞動力。
負責調查的工聯會理事長、立法會議員黃國認為行業人手短缺的問題癥結是「人工低、福利差」,加上現時香港勞動參與率仍遠低於新加坡及澳門等地,強調政府應優先改善本地勞工福利及發掘和釋放勞動力,再考慮擴大輸入外勞。
調查於本月8日至15日進行,工聯會透過問卷方式共訪問9,031名各行各業工友,當中近三千受訪者屬運輸和建造業。結果顯示,受訪者認為行業人手短缺的原因,佔51.2%指是人工低及福利差、41.5%指工作條件差、31.1%沒有晉升前景、27.7%認為是疫情期間人手流失,及23.5%指年青人不願入行。
黃國認為,結果反映「有工無人做」主要癥結在於薪酬及工作條件欠佳。工聯會副理事長、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表示,有不少工友反映現時出現「五個人嘅嘢(工作量),三個人做」的情況,工作量大增。
建造業促政府分階段推工程 保人手供應
香港建造業總工會事理事長唐浩為建議政府加強培訓,開辦更多課程,如「白紙升中工」等,讓工友能夠掌握一門或多門技術,同時積極推動本港產業升級,提高科技應用,提高社會整體勞動力生產效率。
唐浩為又說,建造業存在「一時飽死、一時餓死」的情況。隨着疫情結束,政府大量工程開始推進,預計未來10年有約3萬多個大小工程開展,建議政府工程可分階段推出,避免與大量私人發展項目同時進行而搶人,確保行業有足夠人手應付。
黃國又指,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,現時本港勞動人口約376萬,但勞動參與率僅57.9%,在亞州四小龍中居於末位,新加坡為70%、南韓是63.3%及台灣的59.2%,亦遠低於澳門的68.5%。而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同樣偏低,25-54歲壯齡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在2021年仍為72.7%,遠低於男性的93.4%。由此可見,本港的勞動力市場仍有很大的發掘潛力空間。。他促請政府深入研究和分析本地勞動參與率偏低的原因,採取更主動積極、具針對性的措施。
工聯會建議當局推動人手緊張的行業提高薪酬待遇,刺激就業,亦要改善本港的工作條件,加強勞工保障,包括加強保障職業安全、減少長工時等。